中醫認為「腎為先天之本,脾胃為後天之本」。腎的「先天之精」是出生時就決定好的固定資產,只能提領,無法存入,一旦過度損耗導致腎精不足,就會未老先衰,更可能提早進入更年期,不可不慎!
不過別擔心,脾胃從食物化生而來的「後天之精」可以透過後天努力(飲食、運動等)來增加存款的量。除非脾胃虛弱,導致氣血無法正常生化供應,才會動用到「先天之精」來維持身體所需的能量。所以只要脾胃養得好,就不會造成必須取用「先天之精」而提早老化的情況。
所以中醫認為不論何時,「健脾胃」都是保健的基礎,只要將身體的脾胃底子打好,營養都充分得消化輸送到需要的地方,受到氣血滋養的身體就像罩上一層防護罩,各方面抵抗力都會比較好,自然就不怕病菌來搗亂。
香港濕熱的環境、多元的飲食文化,加上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,凍飲、冰品隨手就有,很容易將生冷寒涼的食物吃進肚,無疑是「病從口入」,造成脾胃的負擔,無形中重傷了脾胃而不自知。
一旦脾胃受到損害,身體難以吸收營養,廢物痰濕亦排不出來,就會落下身體的病根。就好比輸送帶卡住不動,貨物卻一直進來,時間久了,再好的營養都會發臭變成垃圾。要照顧好脾胃,「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」是健脾胃的第一步,從現在起,抓住脾胃的飲食四原則,一起養出健康好脾胃吧!
原則一:「咀嚼」才是幫助消化的關鍵
脾胃喜歡容易消化的食物,食物進入口腔後,經過「咀嚼」這道程序,會將「食物來了」的訊息傳遞至腦部,大腦就會通知胃部:「該分泌胃液了!」以減輕腸胃的負擔。所以「咀嚼」才是消化的關鍵。胃不好的人反而更要注重「咀嚼」,建議進食的速度要緩慢,至少咀嚼20~30次才能讓唾液充分分解食物。也有研究證實,只要「咀嚼」步驟做得充足,健康狀況也會明顯比同年齡的人好!
原則二:「清淡」飲食戒煙酒,不當藥罐子
脾胃喜歡清淡的食物,常吃重口味的刺激性食物會對脾胃及食道造成傷害,不但破壞胃黏膜抵抗胃酸的能力,還會刺激胃酸大量分泌,造成「嘔胃酸」、「火燒心」、「胃痛」等不舒服的症狀,更嚴重還可能造成「胃潰瘍」、「胃穿孔」、「胃酸倒流」等病症。
原則三:選擇溫度合宜的食物
俗語說:「十個胃病九個寒。」脾胃喜歡溫暖平和的食物,討厭寒涼或太過燥熱的食物,所以即使夏天再熱,也不該狂飲凍飲、狂吃冰品,要少吃生冷的食物(例如魚生),冬天也要避免吃過於辛辣燥熱的食物,以免刺激脾胃運作。
此處的「寒涼」除了指食物的冷熱之外,也包含中醫上食物的「屬性」,建議可以多吃些脾胃喜歡的平性或溫性的食物,寒性、涼性的食物則要避免。
原則四:飲食要定時定量
現代人相較於過去「民以食為天」的飲食習慣,食飯不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。若是食飯常搭配著功課、工作、玩手機等,甚至有一餐沒一餐的,脾胃就會跟你鬧脾氣,讓你消化不良、脹氣、胃痛等。胃其實是一個非常注重規律的器官,不能讓它一下餓、一下飽,否則就容易錯亂導致內分泌失調,所以說爸媽常叫小朋友要「專心食飯」不是沒有道理的。建議脾胃不好的人可以少量多餐,定時定量,為脾胃打造一個規律的生理時鐘。
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、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,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。
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.